各地快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分展场 > 各地快报

江苏书展·镇江分展场文化沙龙——趣谈《三国宴》

发布日期:2022-07-02 信息来源:今日镇江

今日镇江讯  7月2日下午,凤凰广场4楼望山书局多功能厅,江苏书展·镇江分展场文化沙龙,镇江市著名作家、画家王川先生应邀举行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宴席上的三国——趣谈<三国宴>》的阅读分享,吸引众多文学和美食爱好者齐聚一堂聆听。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今年江苏书展镇江分展的主要活动之一,当天下午的视频录播,还在江苏书展苏州的主会场进行播放。

是美食,更是文化

把历史化为美食,让故事变成美味。非关三国,却有故事,普通菜肴加入三国故事。《三国宴》是美食,更是文化。王川先生既是作家、画家,还是美食家,他独创了一套“三国宴”,赋予了普通菜肴以历史和故事 。由我市多家饭店的多位大厨烹调而成,并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书籍。此菜系送全国烹饪协会评比,获“江苏名菜系列第二名”。

吃菜本是一种享受,在色、香、味、形之外,再加上一点文化,听一点有趣的故事,更是乐事。《三国宴》就是这样一本书。书中有蔡邕书经、汉灵帝胡饼劳军、桃园三结义、连环计、煮酒论英雄、草船借箭、群英会、乔国老做寿等数十个章节。

王川先生说,央视连续数次播放《舌尖上的中国》,把中国的饮食文化炒红了,也把人们的胃口炒馋了。现在各地都在打造套菜,都喜欢冠以“文化”之名,比如什么“红楼梦宴”“宫廷宴”“乾隆宴”等等,这其中有许多是从书本中挖掘出的传统菜,也免不了有很多是牵强附会的菜式,但从旅游的角度来看,有了这些菜,趣味性会更强,对菜的讲究度会更提高,也未见得是件坏事。

“由于我的创意和具体制作上存在着差异,因此本书的文字和图片不可能是一致的,文字是我自己的创意,而图片则部分归于厨师的技艺。我也考虑到某些菜在制作上有难度,如《公瑾操琴》一菜中,厨师们对古琴的造型以及弹琴的道具不会有很深的了解,也有人做成了琵琶。但此菜中最难做的还是琴弦,因为它是用拔丝来做成。拔丝一般是绕圈拉成的,要做成长长直直的形状就非常困难,还要把它泡在汤汁里不溶化,更是非常困难。有的大厨想到了用其它食材来代替,比如用粉丝、用切割的蛋皮等等,但都不如亮晶晶的拔丝漂亮形象,这只能勉为其难了。”

王川先生说,“三国宴”并非是豪宴,它在食材上并不过于讲究,最便宜的菜只是一条苦瓜,一盘豆腐,贵的有乌参和鱿鱼,最贵的要数《舌战群儒》,要用十六只河豚的嘴来围着一堆鸭舌。但它们的贵贱都无妨,都是平等的,因为此菜重的是文化,文化是无价的。

王川先生甚至有了进一步的设想:要把这些菜式印一个特别的菜谱,一个用竹简做的菜谱,用隶字来写,吃完让客人可以带走留存纪念。“中国一向讲究美食美器,为了突出三国文化,三国宴的餐具也要特制,不能用一般的白瓷,因为东汉时还没有白瓷器,最好是用黑陶制的陶器,显得粗犷大气。不用酒杯,而用黑陶制的爵、觚,每人面前一套。或是用漆来制作的觞(汉晋时喝酒用的耳杯)。有些特殊菜式的容器要特制,如用漆器来做‘一合酥’的盒子,用紫砂或黑陶来制作‘三国鼎立’的鼎。筷子和调羹都用漆器。三国宴的包厢要按照东汉的风格来装潢,在墙上挂一副仿制的盔甲,挂一架古琴,点一盏汉式的枝形宫灯。墙角立个武器架,把刀、枪、剑、戟这些武器都插上去,摆一只仿汉的博山炉宫熏,点上香。服务员穿上汉代的长袖服装,最好要有歌舞表演。这样一些陈设,加强了饮食与环境的协调,对于外国游客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即使是一般的中国游客,也会感兴趣。”

连纸张的味道都变得好起来了

“文人与美食,在中国是个古老的话题。全世界大概只有中国有文人菜,这当是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现象。”镇江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主席、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原主任蔡永祥谈到王川先生的《三国宴》时说,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没有一个英国诗人或作家肯屈尊俯就,去写一本有关烹调的书。”在中国就不一样了,从古至今,中国文人,不光喜欢写有关烹调的书,还热衷于动手做菜,能吃会写者不胜枚举: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曹操的《四时食制》,就是指导人们在四季如何饮食的;苏轼,光是用他名字命名的食物就一大堆,尤其是人间美味的东坡肉,还有一篇《老饕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将食补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袁枚的《随园食单》一直是厨艺界的经典,还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远播海外;汪曾祺写的美食,把读者都看饿了。

“现在要说到王川先生,他非烟非酒,但却热衷于美食。和他同桌吃饭,基本上要听他说一段关于美食的事。”蔡永祥感慨地说,自己特别佩服他的记忆力,在哪里吃过什么美食,这美食又是如何制作,吃出来是什么感觉,时间地点人物故事,一一道来,就如一篇小品文。说得人眼睛发亮,口流馋涎。

“有段时间,王川先生开始说起三国宴,说得我们又想起了许多三国故事,他说得栩栩如生,我们感觉故事大过美食本身,并没有多大在意。忽一日,他邀我们一聚,竟然全是三国宴,倒是把我们给镇住了。不久就看到了三联书店出版的《三国宴》,这本图文并茂的书,不仅颇具创意,还有趣味,更富有文化底蕴,游弋在《三国宴》的文字中,让人感到美味无穷。蔡永祥说,《三国宴》,文字隽永,画面优美,取材市井,崇尚自然。全书流淌着绵延悠长的韵味,仿佛连纸张的味道都变得好起来了。

其重要性在于创意

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赵康琪说,三国故事在中华大地可谓家喻户晓,当代研究《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专家学者也不在少数,但为何独独是我市的王川老师创作出美食专题散文集《三国宴》?“我想,这固然与作者的文学艺术创造力有关,但同时与他生活、工作和从事创作的环境有关。”

镇江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三囯名城,至今仍留有大量三囯文化遗址和文物,最具代表性的是孙权所建的铁瓮城,为东吴最早的政治、军事中心,因而被当代古建、考古专家称为““东吴第一城”。位于北固山前峰的遗址,经考古发掘,地下遗迹清晰可见,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于与三国相关的文旅景点和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则更加举不胜举。仅刘备甘露寺招亲这一传说,从古至今被演绎为多种舞台剧和影视剧。改革开放以来,镇江利用三国文化资源为现实服务,也作过有益探索,赵康琪回忆起多年前从事对外宣传工作时,曾直接参与过三国名城旅游文化节的工作:这一全市性的大型活动就是借三国文化吸引海内外宾客前来投资贸易、旅游观光和文化交流。

赵康琪说,在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学的新形势下,王川老师进行“三国宴”的美食研究和文学文本《三国宴》的创作,体现出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化发展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引发思考,得到启迪,面对深厚灿烂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更多的开掘和传承发展。正如王川老师在后记中所言,这不是一本美食类的菜谱,它是将三国文化和美食文化融合的尝试,其重要性在于创意。

关注王川先生几十年的读者童生说:“王老师可属于是业余厨艺的’黑带九段’。《三国宴》不是纸上谈兵,是他丰富的历史知识、浑厚的文学功力、独到的创意视界和娴熟的动手能力,多年积淀的结晶。”

著名凤凰媒体人曹景行曾对王川的《三国宴》一书赞不绝口,认为这是“文学三国+创意巧思菜品设计”,但是“感觉被严重低估”。

当天,一位听完《三国宴》阅读分享,迟迟不愿离开沙龙的镇江读者冰洁激动地说:王川先生是江苏文化名人,他深爱着镇江的历史文化,电视节目里,大学讲坛上,文学沙龙处,都可见到他扬着一头白发,倾情讲述镇江历史文化的身影,而他用美文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写菜肴、说故事,当是他热爱镇江这片故土的又一种形式,他把感情融入进生活一菜一蔬当中,饶有趣味地叙说着心中的那片云。第十二届江苏书展,好书在时光的沉淀中,将愈加光亮,《三国宴》当如是。(摄影  陈大经 笪伟  全媒体记者 笪伟)

版权所有: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北京西路70-1号
技术支持:南京博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